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新基建”的关键在于“数字基建”,过去10多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为各行各业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生产生活的刚需。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不仅是当前对冲疫情、拉动投资、提振经济的“紧急之需”,更是关乎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长远之计”。
深刻认识数字新基建的内涵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面向数据感知(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分析、应用、安全等能力需要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以工业互联网、5G、数据中心等为代表。与以“铁公机”为代表的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体现为“经济新基础”、“投资新收益”、“治理新体系”等特征。
数字新基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基础。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数字经济新阶段,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基础和保障,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载体从传统设施向数字设施转变。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一个关键举措就是在“两基一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领域投入巨大,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中国特色体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战略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投入对象和治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其一,在基础设施方面,云端、网端、终端“三端”发力、万物互联的新型数字设施成为关键。传统设施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将发挥更大作用。其二,在基础产业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交通成为支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现代基础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兼具先导产业、基础产业两大特性。其三,数字新基建具有三大功能。一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二是投资拉动基础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升级发展。三是“两基”协同发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形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支柱行业。
数字新基建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新投资。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新基建本身就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量,当前工业互联网、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迫切,涉及的产业链更长、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更高。同时,新型基础设施与所承载应用的融合更加紧密和深入,对应的产业生态系统更加丰富,将有效促进传统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加速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产生长期性、大规模的投资带动效应,可以在稳投资、稳增长、稳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新基建是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抓手。一方面,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传统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模式,其建设交叉融合度更高,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主体更多。既有利于发挥全社会资源力量,共同构建数字新生态;同时,通过增强产业协同、激发企业活力和需求,为创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参与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基于新型数字技术设施的各类大数据应用,将极大增强政府部门精准施策的能力,以信息流带动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的高效流通,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
制造业数字转型发展迎来新拐点
传统产业数字改造和转型是“新基建”的价值所在,“新基建”将促进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加速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数字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在防疫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监测分析、病毒溯源、患者追踪、人员流动和社区管理等各个环节。在复工复产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提供物资汇聚、供需对接和动态调配等产品及服务,在缓解复工物资短缺、助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方面,线上招聘、在线教育、在线问诊等应用有效缓解了疫情期间的用工、教育及医疗问题。在新动能培育方面,“黑灯工厂”、无人工厂在钢铁、石化等行业推广应用,汽车、电子等行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强化产业链协同作战能力,保证疫期生产稳定。
疫情压力测试之下,制造业数字转型需求和市场被激活,数字“新基建”的基础支撑作用愈发凸显。一方面,在疫情催化下,不仅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得到激发,应用得以落地,而且因疫情加剧的制造业发展困境将进一步倒逼企业由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数字转型。当然,另一方面,激增的在线需求、数据孤岛、数据开放共享等更是对数字世界的一场大考。因此,亟需立足我国实际情况,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补齐短板、拓宽长板,前瞻性地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向产业加速渗透,促进新基建、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态、新经济同步发展。一方面通过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引领作用,促进产业界跨专业、跨领域、跨环节的多维度、深层次合作与联合攻关,以集成创新为引领实现融合领域新技术的系统性突破。另一方面通过激发数据这一核心驱动要素的潜能,从生产方式、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等维度重塑制造业,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因此,建设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融合应用,加速产业数字转型,可推动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培育、新模式应用、新业态扩散和新产业兴起,实现制造业发展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逐步转为质的飞跃和系统能力的提升,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潜能。
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制造业数字转型
一是加大数字“新基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头雁效应”,建设全国一体化的产业大数据平台,建立产业关键数据采集分析体系,提升现代产业智能治理水平。建设全国性的战略物资保障调度平台,强化产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工业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
二是加强系统布局,组织实施制造业数字转型行动。制定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关键亟需标准,推动企业上云用云,全面深化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数字技术应用,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鼓励企业以数字转型加快组织变革、业务创新和流程再造。
三是持续打造系统化、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打造数据贯通、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培育工业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产业链金融等新业态,打造“云”上产业链,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合融通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四是推动制定数据治理规范,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所有权的变化带来数据安全、隐私、伦理等现实问题,需要一套全新的政策规范、标准体系和科学研究,保证数据在统一框架下有序流动,在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共享。加快推进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助力实现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高效管理,激活公共数据价值。
五是以信息化手段管控好供应链安全。发挥大型平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保障供应链的完整,建设工业互联网监测分析平台,开展产业链安全性评估,及时识别和预警产业发展风险,组织工业企业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助于维持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避免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快速外迁和替代。
六是打造工业互联网开源生态。开源能够有效解决局部封闭式环境中的数据获得和数据处理问题。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源社区建设,聚集全国乃至全球众多开发者力量,加速重点开源项目培育,完善多方共赢的开源推进机制,推动开源成果在制造业重点行业和应用场景中开展先导应用,加速海量应用与技术研发的双向迭代,支撑经济社会健康高速发展。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美狮贵宾会·(中国大陆)官方网站为工业企业提供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可以直接点击网页右方弹框的“美狮贵宾会·(中国大陆)官方网站”,或者直接拨打美狮贵宾会·(中国大陆)官方网站的热线:400-868-1122